《夏雪冬雷-淡水河殉情記》這齣戲牽涉到刑事命案、政治操弄、國族認同、情感背叛與媒體觀點,看似嚴肅,但它確確實實是一齣喜劇。
本劇改編自發生於1950年台北的真實事件,雖然案情早已水落石出,但即便多次改編搬上銀幕,數十年來卻始終受到「有關單位」的監控與關注,真相永遠失焦。
96小時
男,27歲,北平人,民國37年便提早來台發展,在國民政府官方所設之廣播公司任職播音員。因教導陳淑綾國語文而日久生情,生性風流、口才便給,在與陳淑綾交往後,又移情別戀女同事徐玫,複雜的感情與金錢關係,迫使他策劃出此一殉情事件。命案後為了脫罪,他在相關單位的庇護下,積極配合官方說法演出,將自己形塑為情聖。
女,22歲,台灣台北人,為迪化街茶商長女,雖受日本教育念到女子中學,卻對中國文化懷有極大的嚮往之情,在因緣際會之下,結識任職於廣播電台的廣播員張正帆,便向他學習國語文的正音與書寫,兩人也逐漸墜入愛河。未料,兩人婚事遭陳家父母反對,再加上張正帆另結新歡徐玫,萌生厭世的念頭,卻也因此遭張正帆利用而寫下遺書,造成殉情案件而香消玉殞。於劇中因應事實、回憶或推測的情節,以真實、幽魂的身份交替出現。
女,23歲,遼寧瀋陽人,張正帆廣播公司同事,主持音樂性節目。明知張正帆與陳淑綾交往,仍舊強勢介入兩人情感,並以懷孕作為籌碼,逼使陳淑綾讓步。
年代資料搜集與整體造型規劃。